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進入5月以來我國省際聯盟采購明顯提速

來源:第一財經2021-05-26 09:30:18

在第五批國家藥品集采與第二批國家耗材集采穩步推進的當下,跨區域的省際聯盟集中采購也在提速。在國采和聯盟采購的合力之下,部分藥品和耗材將迎來新一輪的大幅降價。

據業內消息,近日廣東醫保局發文擬組建區域集團采購聯盟,誠邀山西、福建等省份,加盟共同開展省級藥品、耗材超聲刀頭帶量采購工作。廣東牽頭的這一16省區聯盟組建后,將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省際聯盟采購。

據媒體統計,除了廣東牽頭16省區聯盟,目前我國的藥品集采省際聯盟已經有12個。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高級經濟師陳昊對第一財經表示,聯盟議價能力介于國家集采和省級之間,議價能力強大,相對受制約因素較少,機制靈活,運行靈活,頻次靈活,采購內容貼近醫院使用,貼近市場,跨區域帶量采購將成為藥品和耗材帶量采購的主要模式。

聯盟采購5月提速

進入5月以來,聯盟采購明顯提速。除了業內提到的廣東省醫保局發文組建16省區聯盟,重慶牽頭成立了短缺藥、常用藥集采的兩個聯盟,其中常用藥聯盟有8個省區,短缺藥聯盟有9省區。

5月21日,遼寧省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采購網發布通知,吸收貴州、青海加入聯盟,將原“六省二區”擴大為“八省二區”的聯盟采購。通知要求,每年以 “八省二區”的名義開展兩批藥品和醫用耗材的集中帶量采購,將“八省二區”省際會商聯動機制打造成為全國區域性聯盟采購機制的重要品牌。

5月22日,新疆“2+N”聯盟聯合采購辦公室對本次帶量采購擬中選結果進行公示,共53個品種擬中選。這距4月27日發布“2+N”聯盟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文件還不到一個月。

據第一財經了解,聯盟采購提速的原因之一是國家醫保局的指導和督促。5月11日~12日,國家醫保局在廣西南寧舉辦“全國醫藥集中采購政策與實操培訓班”,主要內容是政策解讀和專題講座,同時7個省份做了經驗交流。

國家醫保局副局長陳金甫在培訓班上強調,要充分肯定藥品和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改革取得的突破性成效,全面總結試點探索的成功經驗,以抓鐵有痕的韌勁推進集中采購常態化制度化。

據統計,除了廣東牽頭16省區聯盟,目前藥品集采省際聯盟達到12個。包括三明聯盟、陜西牽頭11省聯盟、陜西牽頭抗癌藥14省(區)聯盟、重慶牽頭5省聯盟、四川牽頭六省二區聯盟、“滬蘇浙皖閩”四省一市聯盟、廣東牽頭10省聯盟、京津冀“3+N”聯盟、新疆“2+N”聯盟、黑龍江省八省二區聯盟、重慶牽頭8省區常用藥聯盟、重慶牽頭9省區短缺藥聯盟、廣東牽頭16省區聯盟。

此外,長三角聯盟也在醞釀。上海市醫保局黨組書記、局長夏科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上海要與兄弟省市加強聯動,共同加大藥品招采機制探索。對未納入國家集采范圍的品種,結合長三角醫保一體化建設,探索區域聯盟采購和集團采購。

此次廣東聯盟引發了業內的廣泛關注,陳昊認為,跨區域采購能夠實現國家或省級集采大多數難以實現的目標。“廣東省本身體量大,占據全國1/10份額,聯盟更大,半壁江山。本次采購品種多,覆蓋醫院品種近1/4。”

米內網的數據顯示,廣東省是國內重要的藥品銷售地區,其藥品市場規模曾一路上漲,并在2019年突破300億元大關。2018年國家帶量采購后,廣東省公立醫院終端化學藥總體銷售額增長有所放緩,2020年廣東省公立醫院終端化學藥銷售額為293億,同比下滑4.63%。

陳昊早在2016年就曾向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建議適時倡導啟動跨省區域聯合采購,以解決省級采購存在的諸多問題和因應地市GPO(group purchasing organization)發起的制度性挑戰。

陳昊等發表在今年第2期《中國衛生資源》上的一篇名為《藥品和耗材跨區域帶量采購的實踐與思考》的文章指出,帶量采購可以分為國家集采和非國家集采。我國國家集采的藥品主要是原研藥和過評藥(指通過一致性評價的藥品),非過評藥將是未來藥品非國家集采的主要對象。而以單獨一省(市)為單位進行藥品帶量采購難以體現帶量效應,因此,藥品跨區域帶量采購在未來將成為主流的非國家集采模式。

跨區域集采降價力度更大

今年1月出臺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工作常態化制度化開展的意見》提出,實現省際藥品集中采購信息互聯互通,加快形成全國統一開放的藥品集中采購市場。健全聯盟采購機制,推進構建區域性、全國性聯盟采購機制。

陳金甫曾表示,上述意見強調了地方招采中一定要有聯盟性,一定要以省級平臺為中心,推薦主張區域性跨區的聯盟,目的是為了減少企業多投標后帶來的巨大交易成本,盡可能增加集中招標采購的市場容量和競爭規格。

清華大學醫療服務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廖藏宜對第一財經表示,國家集采范圍比較小,要想完成意見所要求的“應采盡采”的目標就必須發揮跨區域聯盟采購的作用,聯盟采購能夠做大量,與藥企談判可以談到僅次于國家集采的降價力度。

價格聯動是藥品和耗材跨區域帶量采購的一個特點,也是影響全國價格體系的重要機制。采購聯盟形成的價格必將影響聯盟內城市的藥品耗材采購價格。受價格聯動機制影響,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對中標價格的限制將影響全國藥品耗材價格體系。

“聯盟采購是未來的一個方向,與國家集采形成了一套中央、地方聯合治療藥價的組合拳,這將倒逼企業創新升級。”廖藏宜說。

陳昊表示,藥品和耗材跨區域(省)帶量采購既可以覆蓋較廣的品種,實現帶量采購,提高帶量效應,實現降價目標。藥品和耗材跨區域(省)帶量采購也給企業,特別是主流企業帶來了機會。只有實施跨區域(省)帶量采購,才能切實保障特定、大型、優質的醫療衛生機構對優質產品的需求,主流企業才能逐漸成為市場的主要供應者,這也符合供給側改革和監管治理的方向。

與聯盟采購發力的同時,國家集采也在推進之中。5月8日,國家聯采辦發出第五批國家集采信息申報的通告,發布采購文件和開標指日可待。

第一財經還從國家醫保局了解到,第二批國家耗材集采已蓄勢待發,骨科耗材將成為下一批耗材帶量采購的重點品種。

(作者 郭晉暉)

最近更新

久久91热这里精品热人